H.265技术——视频行业带宽饥渴解救者
2013年3月,国际电信联盟组织正式发布了HEVC/H.265标准。作为上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.264的继任者,H.265标准带来了更先进的编码技术。通过改善码流、编码质量、延时和算法复杂度之间的关系,H.265技术可将视频压缩效率提升39-100%,同时提高鲁棒性和错误恢复能力,减少时延、信道获取时间等。相比H.264技术可以以低于1Mbps的速度实现标清数字图像传送,H.265技术则可以实现以1~2Mbps传输速度传送720P普通高清音视频传送。
这意味着,传送同样的视频画质,H.265技术比H.264技术省至少一半的带宽,且传输速度更快、延误更低。简单粗暴地来说,H.265技术对于视频行业来说意味着“带宽减半、流畅度翻倍”,看上去就像是“带宽饥渴症患者”——视频行业最完美的解药。
但掐指一算,将近3年时间过去了,H.265技术并没如预期一样在视频行业里实现规模化普及推广。原因无他,H.265技术并不“好搞”。在大幅提升压缩效率的同时,它还带来了编码极为复杂且慢的公认技术难题,将众多前来“朝圣”的视频企业挡在了门外,真可谓是叫好不叫座。
H.265技术普及之路还有多远?
幸运的是,视频及周边企业也并没有止步于H.265技术门外。近年来,视频及周边行业的硬件端和软件端面对这一共同难题纷纷应声而动。
爱立信第一个发布了兼容H.265的视频解码器,之后,全球巨头海思、博通以及国内的华为、中兴等企业陆续推出各自基于H.265标准的硬件设备,苹果最新的iPhone6及iPhone6s也均宣布支持H.265视频编解码;视频行业内,Youtube已大规模研究并使用H.265技术,国内的优酷等视频网站则通过与高通达成H.265技术合作等方式来积极推进H.265技术应用。根据H.264的经验,H.265广泛应用后必然存在巨额专利费用问题。东华广信及产学研于一身,在编码算法、底层构架方面有大量的技术储备。作为AVS+标准的起草单位,东华广信一直也在致力于先进编码技术的研究,对AVS2.0和H.265编码方式均有所涉及,时刻准备为国产视音频编解码事业贡献一份力量。